許多想做VR內容的用戶可能會想著將VR內容變成一個成熟嚴肅的內容,其實VR這個技術還是為了超現實主義題材而誕生的。
VR為超現實主義題材而生
作者很好地總結了VR作為一種獨特的媒介的幾個突出特點:沉浸感、不可逃避、超現實主義和強迫關注。
內容創作者大可從這些特點出發,為符合或者需要這些特點去描述和表達的故事創作VR內容。
而這幾個特點中,超現實主義是唯一一個概念化的內容類型(其余幾個都是技術體驗上的特點)。
這給我們一個極大的啟發:如果我們把內容的重點放在超現實主義題材上會不會是對于VR內容最好的一個選擇?
不能指望一種媒介全方位覆蓋所有內容品類,要允許某些媒介就是不適合一類內容。
比如電影不適合互動游戲故事,話劇不適合科幻故事,VR或許就真不適合紀實類內容。
就像奧斯卡評委的分類方式只合適電影一樣,讓各種媒介去做最合適自己表達方式的內容,或許是人類最聰明的選擇。
娛樂是大眾化的、大多數是輕松的、涉及高級作品的那部分還與想象力有關。
與其在目前這個階段去思考沉重、現實的VR內容如何發展,不如先從娛樂主題入手。
畢竟,VR的“超現實主義”特征,能夠提供人類所有關于想象力的故事。
而想象力不僅是人類進步的基礎,更是人類愉悅和正向進取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