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Htc Vive已經下決心要在中國市場打出一片天,那么他們真的能夠成功開拓中國市場嗎。
最近,HTC與深圳市簽署了一個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一個VR研究機構,并拿出100億人民幣成立一個幫助VR產業能夠更快發展的基金。
此外,HTC早于2016年6月,便開始與28家投資機構成立VR風投聯盟,這28家中也有來自中國的投資機構。
隨后,這個聯盟又擴張了8個成員,讓總體可投資資金達到了120億美元。
2016年7月,HTC在中國宣布了其Vive X VR 加速器計劃,從臺北、北京、深圳和加州等全球各地區選擇了33個初創企業進行資助,首輪資金總計1000萬美元。
緊接著,HTC與阿里云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協同開發VR技術與云技術相關的解決方案。
以上舉動,都是HTC在智能手機業務失利之后,在VR領域所做的努力。
根據HTC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盡管今年9月HTC的收入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3%,公司目前依然是虧損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向中國市場大量投入資金的HTC,就有了一些孤注一擲的意味。
HTC 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曾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影、游戲與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市場對于HTC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競爭激烈、市場環境極其脆弱的VR行業。
他表示,未來5到10年,中國的VR行業走勢將會對全球的VR業造成巨大的影響。
然而,依照HTC在中國區的智能手機業務來看,盡管HTC已經躋身設計生產智能手機的一流梯隊,也依然不是蘋果與三星的對手。
其分發渠道、營銷策略、品牌建設等方面,都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
HTC總裁王雪紅曾經明確表示,HTC是一個中國品牌,用以增進與消費者之間的感情,但是饒是如此,HTC的智能手機業務依然回天乏術。
中國消費者對于品牌的疏離感,顯然不能通過一句話就解決。
現在,借助其在VR領域的先進技術,以及靠近中國工廠的便利條件,HTC再一次征戰,希望成為中國VR市場上的龍頭企業。
然而,現在的中國市場已經今非昔比(先不提過去的成功失敗),華為、聯想、小米等真正的中國本土企業,早已發展壯大,是HTC不得不考量的巨大對手。
所以,HTC Vive能否在中國市場成功,也是一件需要觀望的事。更不用說,目前移動頭顯才是VR產品中出貨量最大的。
對于那些需要手機帶動的移動頭顯來說,上述的中國本土智能手機生產商優勢巨大,超過HTC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