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的眩暈癥一直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可能會被慢工出細活的蘋果公司給解決。
真的做了,相比較目前的競爭對手,它現在有何種優勢呢?
2016年初,蘋果CEO庫克在季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虛擬現實非常酷,并強調他并不認為這是一個小眾化的技術。
但對于這項技術在蘋果的未來,庫克卻沒有過多談及。
“虛擬現實技術真的非常棒,我們已經在,并將繼續在該領域做投資。
從長遠看,我們看好這項技術,我們認為虛擬現實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情,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商業機會。因此,我們現在正在投資該領域。”
庫克表示。而在上周,庫克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我認為虛擬現實非常有趣,是一種核心技術。”
目前,在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領域,還沒有很明確的領導者或者行業標準。
盡管Oculus Rift在該領域起步較早,但是HTC Vive由于開放了軟件和硬件。
再加上高度整合了Steam數字發布平臺,因此獲得了更多第三方支持。
蘋果iOS設備現在已經可以在一些基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中使用。
比如Mattel ViewMaster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可以內嵌4英寸或者更大尺寸智能手機,并可以帶給用戶相同的虛擬現實體驗。
但需要承認的是,現代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還不完美。
由于“輸入延遲”的存在,這項技術會帶給用戶身體上的一些不適:當顯示屏圖像不能對用戶輸入做出立刻反應時。
人體前庭系統就會被這種“輸入延遲”所困擾,從而使人感到惡心和輕微的頭疼。
這種輸入延遲造成的影響因人而異。
如果一個人坐在行駛的汽車中都能看書,那么虛擬現實應該不會給他帶來這種副作用。
但對于暈船和暈車的用戶來說,可能就要遭罪了。
在谷歌ViewMaster VR頁面,其所列的能夠兼容玩具的硬件設備名單包括了摩托羅拉、三星手機以及iPhone 5S及以上版本iPhone手機。
此外,它還特意強調,ViewMaster或許也能夠兼容其他未在名單中的最新安卓智能手機,但由于安卓系統的分散性,不敢保證就一定能夠支持。
但蘋果卻不同,蘋果高度整合的硬件和軟件能夠最大化降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帶來的負面影響。
由于蘋果對其設備中感應器有著嚴格的控制,并管理著感應器和開發SDK之間的通信,因此能夠將輸入延遲降到最低。
蘋果需要做的僅僅是對現有技術的優化。
如果蘋果能夠使用HTC Vive針對位置追蹤的開源資源,蘋果虛擬現實生態系統將會繁榮起來。
蘋果是第一家將個人電腦推向商業化的公司,但是它卻沒有設定標準,IBM在1981年做到了。
蘋果并非第一家發布MP3播放器的公司,但是它卻做得更好,并最終贏得市場。
三星早于蘋果一年時間推出智能手表,但是從各個方面看,蘋果Apple Watch都是一款更高級產品。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現在的市場環境就如同幾年前可穿戴設備一樣。
前期需要經歷了好多年技術和經驗的積累,才能過真正打造出一款大眾化產品。
蘋果可以像當年iPod和iPad一樣來抓住這樣的機會。
從蘋果CEO的話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家公司目前正在尋找這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