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VR制作水平可以說是相當的高了,但是他們卻不做VR新聞的現場,這是為什么呢?
BBC的VR新聞為什么不是現場?
跟NYT和其他愛搞360度真人實拍新聞的機構相比,同屬世界新聞機構翹楚的BBC反而并沒有過多地在真人實拍上嘗試360度新聞報道。
不過這家老字號媒體,應該是最早嘗試360度新聞報道的:早在2011年,BBC就做了關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世界最大強子對撞機的360度視頻報道。
那時候估計Oculus和NYT VR還在虛擬世界里睡覺呢吧。
面對BBC目前這些新聞VR動畫片的嘗試,我們的疑惑在于:
360度新聞是否比目前的新聞報道方式有足夠的優勢?
體驗式新聞是否意味著,當信息時代被體驗時代取代后,更符合下一個時代人們對新聞報道的需求?
從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目前VR直播的便捷便利性以及質量來說,基本上所謂360度視頻新聞,就是個噱頭。
就像NYT VR的《流離失所》獲得的嘎納廣告營銷大獎一樣。弄得好可以讓自家APP和廣告有大幅度推廣。
至于給觀眾提供“更接近真相”的多方位視角,還真就是一句很扯的話,“更接近真相”的視角只跟扛著360度攝像機的記者離真相有多近相關。
說過那句名言(你拍的不夠好是因為離得不夠近)的卡帕,如果活到現在得知360攝像機還需要有“安全距離”的話,一定寧愿再死一次吧。

倒是這個“體驗式新聞”的嘗試,是符合邏輯的:即VR要提供的內容是取下頭盔/眼鏡后,任何內容都無法提供的體驗。
我們能在BBC這種新聞機構的任何2D內容里,看到所有最及時和相對全面的事件報道和分析,然而這些第三視角的新聞,除了時效性和真實性,再慘烈的鏡頭都只能是視覺沖擊。
它們無法提供來自主觀視角的、沉浸于事發環境的心理交互式的體驗。
而體驗是替代信息時代的下一個內容消費方式。那么“體驗式新聞”是否是下一個時代新聞報道的方式之一?
正如2011年的BBC嘗試過360度視頻新聞一樣,這個嘗試比起其他主流新聞機構又領先了一步。
我們不知道這能否有效?但是作為一個世界級的新聞機構,這種開創性的嘗試就是它的使命和職責。
至于說,擔心“體驗式新聞”是否足夠接近事實真相,因而影響公眾對真實事件的判斷,只想說,只有足夠接近真相的媒體才不擔心這個問題吧。
一直沒有機會說真話和報道事實的機構,還是繼續操心一下現實的真相比較合理。
很多貌似合理的假設理論都不夠符合邏輯,就像“虛擬敘事邏輯”有可能是個偽命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