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影視工作室在今年加起來總共得到了過億的融資,但是內容卻還是無法進行量產。

VR工作室融資過億 內容量產遙遙無期
即使不是VR元年,2016對于VR內容創業者來說也是不錯的年頭,在這一年里比較正規的VR團隊都獲得了不小的投資。
JauntVR獲得6600萬美元C輪投資,投資方包括迪士尼、CMC華人文化和SMG,這家融資過億美元的VR公司還和SMG合作,在國內開設了Jaunt中國分公司。
《馬達加斯加》導演Eric Darnell成立的Baobab工作室剛成軍就拿到600萬美元投資,兩個月前拿到來自維港投資、SMG和優酷全球基金的2500萬美元B輪融資。
VR真人實拍界的先鋒人物Chris Milk的VRse在年中傳來喜訊,獲得Andreessen Horowitz、20世紀福斯、Annapurna的1256萬美元投資。
Milk順便寫了一封公開信,將公司更名為Within。公司內部的技術團隊則從Vrse.Work變為Here Be Dragon,繼續幫助歐美藝術家創作VR內容。
羅伯特·斯托姆博格創建的VRC獲得來自恒信移動的2300萬美元投資,VRC和20世紀福斯合作的《火星救援》已經上線VR平臺。
在國內,Sightpano互動世界、野草莓影業、蘭亭數字和熱播科技等VR視頻團隊都獲得了不少的投資。

不過,即便有了不小融資,VR影視內容的產出依然沒有提高太多。
JauntVR聯合道格·里曼制作的《隱形》(Invisible)已經上線,這部6集的“VR美劇”并沒有銀引發太多震動。
Baobab工作室推出了《Invasion!》的續集《Asteroids!》,Penrose在《玫瑰與我》之后推出了《Allumete》,一部10多分鐘的VR體驗。
反倒是谷歌旗下的Spotlight Stories不斷和動畫藝術家合作,搞出了《特別快遞》、《Rain or Shine》、《Pearl》等一系列VR影視作品,后者還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前10。
由于硬件、創作原理以及流程的不成熟,優質VR影視內容的制作注定并不會大量出現,這種情況在一兩年之內估計很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