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市場中,好萊塢一直是贏家,而在VR的影視市場里也是如此。
在VR影視方面,經過兩年的熏陶,好萊塢公司不論大小,都已經對VR營銷習以為常,不僅超級大片,即使獨立制作也會制作VR體驗來促銷影片。
除了用于營銷,也有福斯等公司開始嘗試使用VR+經典IP模式進行變現,藝術方面則有導演嘗試拍攝完整的VR長片,并在威尼斯影展展映。
另有先行者和IMAX等公司嘗試建立VR線下影院,用最經典的商業模式進行變現——VR終于從營銷手段落地,開始出現正經商業雛形。

190部7000萬美元 VR坐實好萊塢大片營銷
時間撥回到兩年前,2014年圣地亞哥動漫展comic-con上,福斯、傳奇影業、華納等公司都在自己的展臺上擺上了Oculus DK頭顯,讓觀眾們感受一下影視作品和VR結合的魅力。
“當時《斷頭谷》VR體驗我們用了7周的時間來制作,去動漫展之前Oculus剛好推出DK2,我們又馬上為新設備做了適配�!盨ecret Location說。
團隊為福斯電視出品的美劇《斷頭谷》制作的VR體驗不僅在圣地亞哥動漫展上大獲成功,而且在下一年斬獲了艾美獎。
兩年過去后,讓觀眾戴上VR頭顯體驗一下電影的世界,已經成為好萊塢大片營銷的壓軸項目。
AMD全球副總Roy Taylor不久前曾經透露,截至2016年下半年,好萊塢已經制作了超過190部影視作品相關的VR體驗,投資約在7000萬美元上下。
從迪士尼到獅門,從索尼到福斯,從《星戰前傳》到《雞皮疙瘩》、不管是超級大片還是小型可怕片,VR體驗都成為影片營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