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近日就VR市場的內容進行了撰文,他們認為VR市場的前景很好,但是VR頭顯這兩年的銷量還是會持續慘淡。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雖然虛擬現實技術的前景十分廣闊,很多巨頭也都向其中投入了很多資源,但初期的銷量卻難以令人滿意,就連售價較低的產品也不例外。
以下為原文內容:
就算定價不高,虛擬現實產品發布初期的銷量也很慘淡。
索尼今年10月推出了首套虛擬現實系統。PlayStation VR較之于HTC和FacebookOculus等競爭對手擁有兩大優勢:價格低得多,目標市場也大得多。
但盡管如此,虛擬現實仍然是一種全新的消費電子技術,而且面臨很多挑戰:這種設備使用過程中會造成身體不適,而要在零售店中進行展示,還需要配備額外的資源和人員。
因此,雖然虛擬現實前景廣闊,但早期的慘淡銷量卻成了擺在各大廠商面前的一大“現實”。
沒有一家虛擬現實公司公布具體的銷售數據,種種跡象表明,這類產品迄今為止的銷量相對較低。
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上月將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Oculus Rift稱作一個“緩慢的開始”。
索尼則在本月早些時候的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的PlayStation VR銷量“符合”預期。
虛擬現實眼罩的生產計劃已經“略微上調”,這似乎并不是在描述旺盛的需求。
美國零售商GameStop上周表示,該公司庫存的PlayStation VR銷量不俗,但供給有限。
市場研究公司Superdata則將PlayStation VR今年的銷量預期從260萬臺下調至不到100萬臺。
這并不意味著虛擬現實沒有吸引業界的廣泛關注。零售商百思買本月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該公司有700多家門店設立了專門的虛擬現實部門,在圣誕購物季開始前就已經提供了30多萬次演示。
但與之相悖的是,很多大型視頻游戲發行商尚未在其游戲大作中真正擁抱虛擬現實技術。
事實上,整個視頻游戲領域今年的表現都很糟糕。
根據NPD的數據,美國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游戲硬件銷售額達到19億美元,同比下滑23%。
通常而言,全年有近半銷售額都發生在最后兩個月,而PlayStation和Xbox最近也都發布了新版。
不過,即便是年底銷量大幅增加,今年的硬件銷售額仍然難以突破40億美元,創10多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這并不意味著虛擬現實公司將會就此放棄。
索尼、Facebook和HTC都已經向這項技術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資源,而且都把目光放得非常長遠。
不過,想要讓消費者真正購買這些產品,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