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兒童教育似乎將會成為VR教育的一大新方向,不過還是有專家認為VR兒童教育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隱患的。
在本月初發表在《Live Science》的一篇關于兒童使用VR安全性的文章中,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的創意媒體與行為健康中心主任Marientina Gotsis指出:“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來研究現有VR技術對兒童安全性的影響,所以如此稀少的研究數據,以及目前就我們對神經可塑性(大腦的自我重組能力)和兒童的了解讓我難以進行推薦�!�
現在我們經常都能看到關于VR如何幫助恐懼癥、精神疾病(如抑郁癥)甚至性治療的新聞。
但是,我們并沒有看到太多關于長期使用VR,或是特定的使用方法是否會對我們心理產生不利影響的具體研究。
我經常會聽到的建議是根據自己的常識、注意自己的行為、并學習硬件制造商發布的副作用指南,例如Oculus為Rift提供的指南。
在大多數情況下,行業似乎想單純地通過在產品描述中協商預防性注意事項來表示自己對用戶的負責,例如警告孕婦不要使用設備的免責聲明。
VR Bound已經為家長發布了一些指導意見,提示他們孩子面對這些沉浸式體驗可能會造成的影響。
該指南提到:“就VR對兒童可能產生的影響,在行業進行更多的研究之前,你都需要依靠自己的常識和母性本能�!�
另外,指南還提到另一個報告,警告長期沉浸在3D環境可能會導致“斜視,眼睛對齊異�;虿[眼等情況”。
很擔憂這樣的問題,因為屹維(YiVian)一直都期待著大型硬件廠商和軟件開發商會更加的負責,在頭顯普及開來之前進行足夠多的研究。
但目前市場正在瘋狂地推銷的虛擬現實這個概念以促使行業的騰飛,他們似乎沒有時間來研究我們是否會把自己置于危險之中。
“除非,以及直到有一個關于VR或軟件責任的完整法律或法規的出現(目前極不可能),‘這個體系’都需要費力地討論法庭中單獨的案例。”
Jesse Woo是華盛頓大學技術政策實驗室的工作人員,Jesse最近負責撰寫了一份關于AR/VR對法律影響的白皮書。
Jesse繼續說道:“我的猜測是,在缺乏一些嚴重的疏忽或惡意行為,以及足夠的警告標簽的情況下,大多數公司都不會像媒體一樣行動。不過,如果你想談談將VR作為治療設備進行使用,這又會是一個不同的說法�!�
我在行業中所看到的普遍態度是,我們是可以忽視所有這些可能的影響,特別是關于我們的大腦將如何隨著設備的長期使用或神經可塑性而變化。
沒有人真正擁有一個清晰的想法。事實上,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我可以馬上看到無數人的臉上都眉頭緊皺,但問題是:VR用戶應不應該有知情決定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