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玩各種3D游戲都不暈的玩家跑到VR上完就會感覺暈,那么VR暈動癥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什么是暈動癥?
所有人可能都會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暈動癥的情形,跟你坐車乘船時的那種頭暈、惡心的感受如出一轍。
人類內耳中的前庭神經系統負責監控平衡感,而當我們所看到的的,與前庭系統所檢測到的不一致時,大腦所接收到的混亂信號就會導致眩暈。
正如神經學家 Dean Burnett 說過:“眼睛看到我們處于靜止狀態,平衡系統卻告訴大腦我們正在運動。然而這兩種信號都有可能只是錯覺�!�
早期理論認為,暈動癥是由人體對食物中毒的響應機制—當檢測到食物中有毒素時,大腦就會激發這種感知上的紊亂,從而迫使身體將有毒食物嘔吐出來 — 進化而來。
當然,這種說法很難證實,當前的通用理論主要聚焦于其中的視覺-神經信號錯亂機制。
但是這還遠遠算不上是準確的科學理論。
正如BBC一份調查所作的結論:“我們尚無法預測,什么人會有暈動癥,以及暈動癥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會發生�!�
這帶來的結果就是,目前尚無有效的治愈方案。
人們日常所采用的應對之法,從服用生姜片到有針對性的治療,不一而足。
說到底,最有效的做法,是在能夠引發暈動癥的環境中反復體驗,讓大腦慢慢適應新的神經信號輸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