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Lens這個設備是微軟的一個VR頭顯設備,該設備的發展歷程各位都了解嗎?不了解的來這里看看科普文吧。
2015年1月21日,就在谷歌剛剛宣布停售Google Glasses 的幾天之后,微軟正式公布了HoloLens。
這個采用了高清晰度3D光學頭置式全角度透鏡顯示器的智能眼鏡。
還帶有可以進行空間映射、手勢識別和語音識別的全息處理器。
將成為適配Windows Holographic 全息系統的主要設備。
作為微軟全息系統生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HoloLens 在這之前已經籌備、研發了7年之久。
微軟給它起了一個開發代號叫做Project Baraboo,或者也稱之為Project B。
在這段時間中,微軟其實已經把一部分研究成功“迫不及待地”推到了市面上,即2010年發布的Kinect。
Kinect 是一個游戲感應器,能夠讓玩家不需要手持或踩踏控制器。
而是使用語音指令或手勢來操作Xbox 360和Xbox One。
在發售后短短兩個月里,Kinect共售出800萬臺,成為了“史上銷售最快的大眾電子消費品”。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HoloLens與Kinect之父——Alex Kipman。
2001年從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畢業之后,他便加入了微軟直到現在。
熱衷創新的他擁有100多項專利發明,拿獎拿到手軟,曾被《時代》周刊選為25位年度極客之一。
對于Alex Kipman 來說,“創新”不僅僅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人生。
他在微軟每天除了必要的頭腦風暴會議與固定項目的研發工作之外,會騰出幾個小時來專門用來搞“創新”。
與一般的極客不同,Alex Kidman 更像是一個科技嬉皮士。穿著印花T恤、匡威鞋、留著中長發,同時還是一個藝術愛好者。
在采訪中他曾經提到,他喜歡參加Burning Man音樂節,他的很多靈感也來自于此類的活動。
當初,Alex Kipman 把Kinect形容為來自科幻電影《少數派報告》中的工具,Kinect 一開售就來了個“開門紅”。
但是很快,第一波試水的消費者便發現盡管設備雖好,但軟件應用量不夠多。
以及Kinect需要很大的空間才能“施展”等,都讓這個設備顯得不夠實用,因此,Kinect的銷售量便急速下降了。
或許是這次經歷,也讓Alex Kipman在HoloLens發布之后決定不會直接走向市場。
今年二月,在接受Ted的采訪中,他曾經表示:“只有當我覺得這個世界準備好了,我們才會讓普通的用戶也可以購買HoloLens。”
并且,他也解釋了什么是“準備好”的狀態:有足夠的應用程序與內容足以支撐這個設備。
8月11日,微軟官方宣布HoloLens AR頭顯開發者版本開放購買。
盡管Alex Kipman說目前的HoloLens作為開發者版本已經非常完善。
沒有什么“開發者版本的特征與毛病”,開放購買這一舉動還是引起了業界的猜測。
短短半年的時間,是什么導致了Alex Kipman態度的大轉變?
關于這個問題,跑跑車分析認為,其實不開放與開放的癥結都可能來自于可支持的應用程序數量。
或許Alex Kipman發現了這是一個悖論:如果因為可支持應用程序不夠多和完善而選擇不開放購買。
那么,沒有第三方開發商與市場參與的HoloLens,反而會陷入應用程序的“孤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