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2社會系統介紹

上議院
上議院的意識形態的變化趨勢反映了人群的意識形態的變化趨勢,注意是反映而不是成正比。越是覺醒度高的國家它們就越接近. 任何政治制度改革和社會制度改革都需要上議院50%以上的票數才能得以通過。這是你解決社會矛盾---也就是叛軍的形成----的關鍵。
一般來說,只要你不是想存心餓死所有人,大量叛軍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他們有改革訴求,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意識形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訴求。 只要能通過改革, 就能解決或緩解社會矛盾,消除(或減小)人群的改革訴求,反叛軍就會因為越來越少人支持而越來越少甚至自動消失---從良了。平均斗爭度和平均覺醒度都會降低。如果改革的內容是最附合大多數人需要的,解決得就越撤底。
正如各類意識形態的特征一樣,如果上議院有超過50%是自由主義,就可以很容易地進行一項政治制度改革。如果50%以上是社會主義,可以進行社會制度改革。而超過50%是反動主義就能進行政治制度倒退的改革。
想讓某種意識形態在上議院里超過半數是比較難的。注意到保守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會隨著斗爭度的提高而支持原先他們不支持的改革。 也就是說,只要提高斗爭度,保守主義就會有部分人支持政改和社改; 自由主義就會有部分人支持社改;社會主義就會有部分人支持政改。算法如下:
M是平均斗爭性,同意改革的比例為F:
M<3 時 F=M/10 ; M>=3時 F=(M+1)/10. 并且M 只取整數位,如M=2.8的話只取2 F的值只會有10%,20%.30%....等
例如,上議院里自由主義占30%, 保守占40%, 社會主義占20% 反動主義占10%,要實行政治制度改革,就需要再爭取
50%-30%=20%的票數支持,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算出, 平均斗爭度大約要到3才能通過政改。
據官網論壇反映,有個bug, 斗爭性低于6的時候,保守主義不支持社改。
所以,當你領土擴張過大時,可能你原來的國民正慢慢的產生政改的訴求, 而你的上議院里自由主義的席位比較多,很容易能實行政改。然而因為擴張忽然間多了很多保守主義甚至反動主義的人口,幾年過后,很可能你上議院里自由主義的席位已經下降很多,這時你原來的國民的政改訴求已變得很強烈,這個時候要上議院通過政改就很難了。要把平均斗爭性提得比較高才行,就會加大了叛軍危機。
為推動改革而合理提高平均斗爭性
(1) 稅率調整
這是最合理但見效最慢的方法, 這需要你有前瞻性。在政治界面下方會顯示出反叛的變化情況。如果反叛軍人數相對于國家人口只占極小數的話,不必急著改革。偶爾出1,2支反叛軍也是可以接受的事。當你看到人們斗爭性的升高主要來自改革訴求,而反叛軍增加的速度過快時,就需要提前作好推動改革的準備。
根據人們的改革訴求你能估算出進行改革所需要的平均斗爭性的值。稅率調整的目的是為了達到這個平均斗爭值。
下面是一些方法供參考:
對人數量多的階層--貧困階層把稅率調到最高,并把關稅調到最高,有社會開支的話則調到最低,這樣能迅速耗盡他們的資金,使他們缺乏生活資料而導致斗爭性提高。可以適當把上層中層的稅率調低;如果某些工廠缺錢買原材料可以對它們進行補貼;適當提高教育支出,行政支出,軍事支出,這樣保證了工業,行政,教育,國防不會受到過大的沖擊。
(2) 事件盡量選增加斗爭性的選項,特別是增加貧困階層的。
(3) 更換執政黨
更換執政黨能立即提高平均斗爭性,特別是主張人們最不喜歡的政策的政黨,但隨著時間的過去斗爭性會慢慢回落。對于可以自由更換政黨的政體,比如那3種君主制--專政君主制,有限立憲君主制,立憲君主制,可以來回切換執政黨來提高平均斗爭性。(現在的版本有個bug,沒有限制它們更換執政黨的時間)如果能達到上議院通過改革的話,這是最安全的做法。
而對于民主制的國家,只能通過選舉來換執政黨,但選舉時間比較長,而且如果選了一個提高斗爭性的執政黨的話,長遠來說并不是件好事。除非需要提高的斗爭性的值比較高,稅率調整短期內難以達到目的。
(4) 駐軍
首先要在首都駐軍,否則叛軍占領一段時間后(一般為1年,民族主義者為2個月),就會強行通過叛軍的要求
在重點經濟地區駐軍,比如大金礦,大煤礦等收入高的地區以及重工業地區。
當上議院能通過改革后,記得將稅率調整回正常狀態時的意圖上。
所以,走高教育度,效高覺醒度,相對民主的路線的話,要時刻注意上議院里意識形態的組成,并在適當的時候把平均斗爭性保持在一個適當的水平,太高了不好,太低的話推動改革的調整需要的時間更長.
比較糟糕的情況是在上議院得票很少,斗爭性要提比較高,還沒通過改革的時候大片的叛軍就出來了。這時候加強在重要地區駐軍就行了。到改革通過,叛軍就會因為支持他們的人數迅速減少---從良了---而自動消失。麻煩的是被叛軍占過的地區得重新占回來。否則對經濟的影響比較大。
查看所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