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热久思思-青视频在线-青娱乐99-青娱乐激情视频-亚洲变态-亚洲播放

跑跑車首頁

當前位置:首頁攻略秘籍單機攻略 → 我的世界大型反應堆制作教程

我的世界大型反應堆制作教程

作者:不詳來源:本站整理 發表時間:2015/6/5 9:37:06 評論(0)

我的世界中有各種各樣的mod,而mod之中有各種各樣的有趣的東西,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我的世界工業時代2中的大型反應堆的制作教程,希望大家喜歡。

Big reactor 初級教程

大型反應堆(Big reactor)是一個熱力膨脹(Thermal Expansion)的附屬Mod
本mod包含了兩種不同的發電設備,反應堆和渦輪機組。這兩種設備能提供大量的電力,而渦輪機組是基于反應堆之上,進一步發電的設備。
本教程主要講解反應堆的部分。
該反應堆稱為被動冷卻反應堆(passively cooled reactor)。需要借助其他物質進行冷卻。
#本教程不包含合成表,請各位自行查看NEI。

目錄:
1. 材料
2. 機器
3. 一個簡易反應堆
4. 冷卻液
5. 反應堆推薦
6. 關于渦輪機組

1.材料

這五種礦物/礦錠從左到右依次是黃鈾礦石,黃鈾錠/塊,藍晶錠/塊,石墨棒/塊,以及油焦錠/塊(英文名Blutonium,漢化暫時名為油焦錠,個人感覺這個反應不好= =,望得以改進【藍钚錠?感覺靠譜點 = =】)
黃鈾礦石可以直接燒制成黃鈾錠,或者放入各類科技mod做成黃鈾礦粉,燒制成雙倍或多倍的黃鈾錠。
黃鈾錠為合成反應堆的重要材料之一,并且是反應堆的唯一燃料。
藍晶錠是反應堆反應后的產物,與消耗的黃鈾錠成1:1關系。同時也是合成第二步的渦輪機組的主要材料之一。
石墨棒由原版的木炭or煤炭進一步燒制而得到。也是是組成反應堆各方塊的重要材料。
油焦錠是將藍晶錠放入藍晶再加工機中進一步加工而得。也是組成后期渦輪機組的重要材料。

2.機器

這些機器名稱從左到右已經寫在了木牌上。最后一個是反應堆控制棒,頂端參見第二張圖。
其中,反應堆外殼,反應堆控制棒,黃鈾燃料棒以及反應堆控制器是組成一個反應堆最基本的材料。【由這些方塊組成的反應堆沒有燃料的輸出,輸入,也沒有能量的輸出】
反應堆玻璃可以取代反應堆外殼【除了好看沒別的用處】,但是反應堆的框架必須由反應堆外殼組成。
黃鈾燃料棒是盛放燃料的地方,燃料由訪問接口輸入。每根燃料棒可裝填4個黃鈾錠。
反應堆訪問接口有兩種模式:輸入燃料和輸出廢料。
GUI如圖所示:

左上綠色箭頭指的框放入黃鈾錠,右上自動排出藍晶錠。中下兩個按鍵可以手動排出機器內的藍晶/黃鈾。
右下的兩個按鈕可以選擇模式,不同模式有不同作用。
綠色的是輸出模式,可以自動從外部的管道,箱子等方式接收燃料,自動補充。
藍色的是輸出模式,可以自動輸出藍晶到相接的管道,箱子。
不同模式材質不同。

反應堆控制器是控制反應堆開關以及觀察反應堆運行數據的機器。GUI如下:

左邊從上到下4個數據分別為反應堆溫度,能量輸出速度,藍晶的轉化速度,以及反應堆的輻射強度(強度越大,越能減少燃料消耗)。
4個槽分別代表反應堆內部的燃料/廢料儲量,外殼溫度,反應堆核心溫度,和反應堆儲存的電量。反應堆本身可以儲存10000000RF。
左下4個按鈕,分別代表藍晶自動輸出的開關與反應堆的開關。

能量端口接能量管道,輸出能量
控制棒必須放在燃料棒的最上層,具體使用接下來會講。

紅石端口與我的工廠共同使用,可用紅石信號控制反應堆不同的設置,在此不做介紹。
電腦端口與電腦mod共同使用,可連接電腦,進行對反應堆的操作。
以上兩種機器,不經常使用。

3.一個簡單的核反應堆
接下的要講的是一個最簡易的核反應堆。它包括了反應堆的控制器一個,燃料的輸入輸出各一個和能量輸出接口一個

具體的搭建如下:底座,外部用反應堆外殼搭建。反應堆的內部放置黃鈾燃料棒。四周留空,放置其他機器。

將訪問接口,能量接口和控制器放在四個缺口,在燃料棒的頂端放置控制棒。最后將其與空位用反應堆外殼填充。

這里要注意幾點:

1.每根燃料棒組(多個燃料棒豎直堆疊)的頂端必須放置一個反應堆控制棒。
2.反應堆必須至少要有一個控制器,一個燃料棒,一個控制棒。即使沒有訪問接口和能量端口,一樣可以組成反應堆,只是沒有作用罷了。這些機器可以有多個存在于反應堆中。
3.反應堆最外的框架不能由反應堆玻璃組成。
4.反應堆內部只允許存在反應堆燃料棒以及冷卻液體(詳見下一節)
5.當反應堆搭建完成,反應堆會有明顯的材質改變:反應堆外殼出現紋路,反應堆控制器屏幕變成紅色(反應堆啟動時為綠色)。如果反應堆缺少方塊(如下所示),不會有紋路的改變,該反應堆無法使用。

4.冷卻液的選擇
被動冷卻反應堆很有趣的一個系統就是通過外界液體的冷卻(有點類似舊版本的工業核反應堆)。雖然這個mod里的反應堆不因溫度太高而爆炸(抖M哭暈在廁所),但是有無冷卻會導致反應堆效率極大的改變。不同的液體有不同的冷卻效果。接下來一段我將會用MC原版,熱力膨脹,以及Big reactor自身存在的集中液體來展示冷卻的效果。
用于該實驗的反應堆如下:

該反應堆無冷卻工作的各數值如下:

①.水(原版),液態黃鈾(反應堆),液態藍晶(反應堆),液態煤炭(TE)
后三種就不上圖了,因為它們四個效果基本一樣

溫度下降了3C,發電效率下降1 RF/t 。結論:這四種液態冷卻效果極差。

②.巖漿(原版,你TM在逗我(╯`□′)╯(┻━┻)

嗯,無法組成反應堆…..

③.熔融紅石(TE)

溫度明顯大幅度下降,發電效率增加一倍。結論:熔融紅石冷卻效果較佳。

④.諧振熔融末影珍珠

溫度大幅下降,但是發電效率再次提高。結論:諧振熔融末影珍珠冷卻效果極佳。

⑤烈焰之熾焱(TE,名字為何如此中二)

溫度較大幅下降,發電效率較大提高。結論:烈焰之熾焱冷卻效果較佳

⑥.極寒之凜冰(TE,又是一個中二液體)

溫度下降較大,發電效率提高較大。結論:極寒之凜冰冷卻效果較佳。

七.液態螢石(TE)

溫度下降較大,發電效率提升較大。結論:液態螢石冷卻效果較佳。

綜上10種試驗,可以得出,冷卻效果最佳的是諧振熔融末影珍珠。接下來是極寒之凜冰與烈焰之熾焱(明明這個應該升溫的- -不科學),然后是熔融紅石,液態螢石,最后是水,液態黃鈾,液態藍晶,液態煤炭。(巖漿:(Д懿鼢д)!?)
但是,就性價比而言,諧振熔融末影珍珠與熔融紅石是最高的。因為其他幾種冷卻液每桶只能占一格,也就是說,本來填充完冷卻這三根燃料棒的空間需要8桶液體,而他們需要3*8=24桶【無法理解的同學可以自行嘗試】。而熔融紅石,諧振熔融末影珍珠與水的流動性質較接近,也只需要8桶。我本人在服務器中使用的也正是諧振熔融末影珍珠。所以,勇敢的少年們啊,快去尋找末地吧(°°)

回頭看了一眼教程,好像反應堆控制棒說好要講但是下面忘了。。。點開控制棒的GUI,可以看到兩個按鈕,一個+,一個-,這兩個可以控制反應堆反應的百分比,數值越大,反應堆工作效率越低,相應的消耗的燃料也就越少,溫度也就越低。

反應棒熱量和外殼熱量的差值為輸出的RF能量

燃料棒會向四周(只有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對角無影響)提供輻射,最大傳輸4格。反應堆中的任何一個方塊(液體)都可以造成輻射的吸收。

基礎輻射吸收由當前熱量和上一次輻射吸收時的吸收方塊(液體)的輻射吸收簡易度(moderation)有關,moderation越大基礎輻射吸收越大

基礎輻射吸收再乘以吸收輻射的方塊(液體)的吸收效率(absorption)以及反應棒多少(越多輻射越大)為反應棒增加的熱量

熱效率(heatEfficiency)影響在輻射轉換至熱量時多少熱量會被釋放到外殼熱量上,熱效率越高,釋放到外殼的熱量越少

RF能量在從反應棒到外殼時會有損耗(或加成),即為conductivity,根據距離累乘
以下是不同方塊的conductivity數據(f代表float,浮點數)
空氣 = 0.05f;

橡膠 = 0.01f;
水= 0.1f;
石頭 = 0.15f;
玻璃 = 0.3f;
鐵塊= 0.6f; 
銅塊 = 1f;
銀塊 = 1.5f;
金塊 = 2f;
綠寶石塊 = 2.5f;
鉆石塊 = 3f;
石墨塊 = 5f;
mod中新添加的方塊的conductivity請參照以上數據。

以下是各方塊的具體數據:(
方塊名稱,輻射吸收率absorption,熱效率heatEfficiency,輻射吸收簡易度moderation,RF能量傳遞率(參考上層樓的數據)
鐵塊,0.50f, 0.75f, 1.40f, 鐵
金塊. 0.52f, 0.80f, 1.45f,金
鉆石塊,0.55f, 0.85f, 1.50f, 鉆石
綠寶石塊,0.55f, 0.85f, 1.50f,綠寶石
石墨塊,0.10f, 0.50f, 2.00f, 金
冰, 0.33f, 0.33f, 1.15f, 水
雪,0.15f, 0.33f, 1.05f, 水的1/2

各mod中方塊參數:
銅, 0.50f, 0.75f, 1.40f, 銅
鋨, 0.51f, 0.77f, 1.41f, 銅
黃銅, 0.51f, 0.77f, 1.41f, 銅
青銅, 0.51f, 0.77f, 1.41f, 銅
鋁, 0.50f, 0.78f, 1.42f, 鐵
鋼 ,0.50f, 0.78f, 1.42f, 鐵
因瓦合金, 0.50f, 0.79f, 1.43f, 鐵
銀, 0.51f, 0.79f, 1.43f, 銀
琥珀金, 0.53f, 0.82f, 1.47f, 2.2f(金和綠寶石之間)
ElectrumFlux【?求大神解釋這是什么, 0.54f, 0.83f, 1.48f, 2.4f(金和綠寶石之間)
鉑, 0.57f, 0.86f, 1.58f, 綠寶石
shiny【同求,這是什么, 0.57f, 0.86f, 1.58f, 綠寶石
鈦, 0.58f, 0.87f, 1.59f, 2.7f (綠寶石與鉆石之間)
末影錠, 0.60f, 0.88f, 1.60f, 鉆石

據說是魔法mod中的物品:
Mithril, 0.53f, 0.81f, 1.45f, 銀
Orichalcum, 0.52f, 0.83f, 1.46f, 1.7f(介于金銀之間)
Quicksilver, 0.53f, 0.84f, 1.48f, 金
Haderoth, 0.54f, 0.84f, 1.49f , 綠寶石
Celenegil, 0.54f, 0.84f, 1.49f, 鉆石
Tartarite, 0.65f, 0.90f, 1.62f, 4f (鉆石與石墨烯之間)

液體參數:(未翻譯的求大神解答)
熔融紅石,0.75f, 0.55f, 1.60f, 綠寶石
充能螢石,0.20f, 0.60f, 1.75f, 銅
cryotheum,0.66f, 0.95f, 6.00f, 鉆石
諧振末影珍珠,0.90f, 0.75f, 2.00f, 金
pyrotheum,0.66f, 0.90f, 1.00f, 鐵
life essence, 0.70f, 0.55f, 1.75f, 金(作者注:來自blood magic)

來自MFR2:
熟肉塊, 0.50f, 0.33f, 1.33f, 石頭
生肉塊,0.40f, 0.50f, 1.50f, 石頭
肉湯, 0.40f, 0.60f, 1.33f, 石頭
粉色粘液,0.45f, 0.70f, 1.50f, 鐵
污泥,0.50f, 0.65f, 1.44f, 鐵

Big reactor 初級教程-2
渦輪機組

渦輪機組是Big reactor 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將反應堆的發電效率進一步提升。其本身使用蒸汽發電,蒸汽則由改造后的反應堆提供。

*該段教程只解說渦輪機組的使用,具體數據,發電計算之后@aritionkb ,這里不進行具體講解。

目錄:
1. 機器
2. 搭建與使用

1. 機器
首先要介紹兩個新的機器。這兩個機器并不參與渦輪機組(僅限于渦輪部分)的搭建,但是是制作渦輪機組必不可少的機器。
他們分別是藍晶再加工機與反應堆冷卻端口

藍晶再加工機可以將藍晶進一步加工成油焦錠。
它是單獨使用的機器,不能放入反應堆或渦輪機中。其GUI如下:

將藍晶置于左邊的物品欄中,會緩慢生成焦油錠。如圖所示,該機器需要水和能量進行工作。左邊水槽,可用泵,蓄水器等通入水;右邊為能量槽,由引擎等方式提供。GUI右邊,就是與TE一致的自動輸入/輸出的設置。由上圖可見,生成的焦油錠會自動輸出到右邊接的導管或容器中。擺放參考下圖:(后面我這里用的是創造能量單元)

第二個機器是反應堆冷卻端口。這個機器用于反應堆的改造,使其輸出蒸汽而不是輸出能量,同時需要大量水的輸入來生成蒸汽。它有兩個模式:輸出蒸汽,與輸入水。

這是輸出蒸汽的模式,只需右鍵點擊即可變化模式。

改造后的反應堆:

這時,反應堆控制器的GUI也會改變。

它不再顯示發電速度,而是變成了生成蒸汽的速度。同時,右下角還多出了兩個顯示反應堆中儲存的水與蒸汽的量(各自盛放9800mb)的槽。

接下來是用于搭建渦輪機組的機器/方塊

基本與反應堆相同,但是多了幾個特殊的東西。第二張圖是渦輪機發電所用的葉片與轉軸。左邊是葉片,右邊是轉軸,中間是葉片與轉軸連接時的樣子。在此講解新的控制器,訪問端口與新增的方塊。其他的方塊的使用與反應堆相同。
渦輪機組控制器GUI:

左邊三個數據從上到下依次是轉軸轉速,發電速度與渦輪工作效率
轉軸的速度最佳值為900 或 1800.如果一直超速,可能會導致機器停止工作,甚至是導致渦輪機受到毀滅性的損壞。【我自己測試的時候渦輪機保持在20000+rpm運行了好久….沒有看到所謂的毀滅性損壞。估計和IC2EXP的電阻與觸電是一個尿性= =都還沒實現吧。
發電效率不說了。
轉軸效率:每個葉片最多可承受25mb的蒸汽輸入。當蒸汽過多時,轉軸效率會降低,
左下的幾個配置,第一行用于控制線圈(下一節會講)的松緊,打開的話收緊線圈,降轉軸速度。關閉的情況下,速度會提高,但是不!會!發!電!
第二行用于控制渦輪機組里的水的儲量。第一種排出所有水。第二種只排出超過儲存量的水。第三種不排出。
最后一行是渦輪機的開關。
右下的箭頭用來調節輸入的蒸汽速度

渦輪機訪問端口
這個機器沒有GUI,但是依舊有兩種模式,輸入蒸汽和輸出蒸汽。依舊是右鍵修改模式。

渦輪機組轉子軸承

這個方塊每個渦輪機必須且只能存在一個。它用來連接軸承,帶動軸承轉動。

1.搭建

具體的搭建與反應堆區別不大,但是內部不是燃料棒,而是由扇葉與軸承組成的渦輪。

軸承和葉片必須連接在轉子軸承上。

在渦輪機中,有一個特殊的設定,線圈。
線圈可以用不同的金屬塊制作,不同的線圈會有不同的效果。【計算省略,之后會有說明
需要注意的是,線圈和轉子軸承不能放在同一側。
不一定真的要圍成一圈,一個方塊也可以。
但是只能在離轉軸最近的8個格子放線圈方塊
左邊兩個導管用來傳輸蒸汽與水。
渦輪機的搭建,是要根據你所搭建的反應堆來設計的。葉片的數量取決于你的反應堆輸出的蒸汽量。按照目前所知的信息和mod中的代碼可知,每個葉片能承受25mb的蒸汽,所以最佳葉片數量為蒸汽產出/25。而代碼中顯示,轉軸本身是有質量的。所以,應該盡可能的把葉片集中在一個轉軸上。【以上結論沒有考慮過線圈的影響,僅供參考。

同時,渦輪機最大不得超過16格,且可以豎著放軸承。

以這個為例:

當前的蒸汽產量為280mb/t,所以我使用了11個葉片。(280/25)
水可回流到反應堆中二次利用。但是這些水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這里我用了創造模式專用的供水端口。也就是說,想要使反應堆最高效率工作,需要從其他方式大量輸入水。
而且,在渦輪機的控制端,需要把最大輸入蒸汽速(GUI右下的那個)調節成當前反應堆生成蒸汽的速度。
同時,生成蒸汽的反應堆同樣能獲得冷卻的加成。

現在這個反應堆的產能是2000rf/t+,而沒有渦輪機組的反應堆只有500rf/t+,充滿諧振末影珍珠液也只能有1.45rf/t
可見,渦輪機組能將反應堆的發電能力極大的提高。

先上線圈數據

后面6個金屬來自于冶金 (Metallurgy)

接下來是能量計算的分析,所有算法均來自源代碼
由于作者設定的各個部件的關聯性很大,所以無法提供一個完美的方案。科學來自于實踐,如果大家有發電效率較高的方案可以分享~

neededBlades(需要的扇葉) = steamIn(輸入的蒸汽) / 25
missingBlades(不足的扇葉) = neededBlades - bladeSurfaceArea(扇葉個數)
bladeEfficiency = 1 - missingBlades / neededBlades
liftTorque = steamToProcess * 10 * bladeEfficiency
(蒸汽的力矩(?),每個扇葉承受正常25Mb的蒸汽,如果每個扇葉承受的蒸汽小于25Mb,效率變高,超過25Mb則效率變低)

inductorDragCoefficient = (coilextractionRate(線圈方塊抽取率) / coilSize(線圈方塊個數)) * 0.1
inductionTorque = 上一tick的rotorSpeed * inductorDragCoefficient * coilSize(線圈方塊個數)
(線圈扭矩(感應扭矩?),阻力主要與線圈方塊各自的阻力有關)

aerodynamicDragTorque = 上一tick的rotorSpeed * 0.00025 * bladeSurfaceArea(扇葉個數)
(空氣動力阻力矩,與扇葉個數有關,個數越多阻力越大)

frictionalDrag = 0.1 * rotorMass(所有轉軸質量,目前每個轉軸質量為10)
(摩擦阻力,與轉軸個數有關)

rotorEnergy = liftTorque - inductionTorque - aerodynamicDragTorque - frictionalDrag
(總能量,為蒸汽的力矩減去線圈扭矩,空氣動力阻力矩和摩擦阻力)

RotorSpeed = rotorEnergy / (attachedRotorBlades.size() (扇葉個數) * rotorMass(所有轉軸質量,目前每個轉軸質量為10))
(總速度,為總能量除以扇葉個數與轉軸質量的乘積)

小結
1.轉軸越少越好
2.扇葉個數同時影響蒸汽力矩和阻力矩,最優個數應根據輸入蒸汽大小而定

inductionEnergyExponentBonus = coilBonus(線圈方塊能量加成) / coilSize(線圈方塊個數)
inductionEfficiency = (coilEfficiency(線圈方塊效率) * 0.33f) / coilSize(線圈方塊個數)
energyToGenerate = (inductionTorque^inductionEnergyExponentBonus) * inductionEfficiency
(生成能量,為線圈扭矩與線圈方塊能量加成的乘方與線圈效率的積決定)

小結
1.選擇效率和能量加成較高的線圈
2.有時只放一個線圈方塊產生的能量可能大于多個線圈方塊產生的能量

efficiency = (0.25*Math.cos(rotorSpeed/(45.5*Math.PI))) + 0.75
(作者的效率設定,速度在900或1800時生成的RF能量最大)

RF能量 = energyToGenerate * efficiency


玩家評論
我要點評

網名 注: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會顯示出來。

已有 0 位玩家參與點評
下載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一级片在线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 | 免费高清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精品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 牛牛在线精品第一区 | 免费黄色看片网站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片 |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 免费看一片|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女同 | 牛牛影院毛片大全免费看 | 国产香港特级一级毛片 | 国产色女 | 韩国美女爽快一毛片免费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92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免费97 | 久久综合一本 | 久久久久逼 | 国产在线观看自拍 | 波多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 精品三级国产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成人视屏 | 国产高清成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小说 | 久久66haose精品 | 精品不卡| 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播 |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 激情九九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不卡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