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2:全面戰爭劇情任務圖文攻略(完結)
這是一個羅馬2:全面戰爭的劇情任務圖文攻略,由游民速攻組出品,從游戲的劇情流程方面介紹了游戲的走向和游戲該怎么操作和一些戰略上的心得和秘籍。流程詳細解說清晰,適合玩家對照著來玩自己的游戲。
序章:卡普亞圍城
游戲開始時有一段過場動畫:雷納斯執政官率領的殘余部隊在卡普亞遭到奈薩莫人的圍困,希拉努斯將軍正帶領一支先頭部隊趕來支援雷納斯。。。 這支先頭部隊即為我們可以控制的單位。
任務1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正式投入戰斗之前要先觀察一下戰場形勢。。。按W,A,S,D鍵可以移動鏡頭(按住shif鍵可以快速移動),按住鼠標中鍵然后拖動鼠標可以旋轉視角。根據系統提示依次把鏡頭移動到戰場上有黃色箭頭標示的地點即可。
通過觀察發現敵方人多勢眾,與其正面交鋒無異于以卵擊石。想繞到敵人后方摧毀其攻城火炮,奈何敵人又防護嚴密。正在希拉努斯將軍為下一步該如何行動而苦惱時,突然接到士兵報告:在不遠處的一個村莊里有羅馬軍隊與敵軍發生了遭遇戰。希拉努斯將軍當即決定先去支援自己的同胞。。。 接下來就要開始本章的第一場戰斗。
選取部隊:1.鼠標左鍵點擊隊伍本體或隊伍旗幟選取單個部隊或拖曳鼠標同時選取多個部隊,被選取的部隊會高亮顯示。按crtl+A可以選取所有隊伍。
2.通過點擊屏幕下方的部隊卡片選取與其相應的部隊,還可以通過shif鍵一次選取多張部隊卡,具體操作為:先點擊一張卡片,然后按住shif鍵不放,接著點擊另外一張卡片,如此一來,在這兩張卡片之間所有卡片(包括這兩張)都會被選取。
點擊卡片并按住不放可以拖曳部隊卡片到卡片槽中的任何位置。移動:選取隊伍后把光標移動到你想讓部隊到達的位置上然后按下鼠標右鍵即可,單擊為緩慢推進,雙擊右鍵可以讓隊伍疾走。戰斗:若想攻擊敵人,選取隊伍后把光標指向敵人活敵人的旗幟按下鼠標右鍵即可,雙擊右鍵可以讓隊伍向敵陣沖鋒。軍隊的基本信息:
我軍每個隊伍的基本信息都可以在其相應的卡片上看到。可以看到每個隊伍的卡片下方都有一個綠色的條形槽,這代表隊伍當前剩余人數(即HP)。可以進行遠程攻擊的隊伍還有一個藍色的條形槽代表隊伍剩余的彈藥數。 要打敗敵人不一定要把將其兵員全數消滅,只要擊潰他們的意志讓他們逃跑即可,同樣的,我們的隊伍也會因為士氣低落而潰逃,把光標移動到隊伍相應的卡片上一段時間即可看到該隊伍的士氣情況以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同時還能看到隊伍的疲勞程度。如上圖所示表示該隊伍疲勞程度很低而且因為將軍就在附近所斗志高昂。。。
熟悉了這些基本操作后就可以調兵遣將向小村莊挺進。敵人有五個隊伍但兵力十分分散,我們正好可以集中戰力將他們逐個擊破,換句話說只要全選隊伍然后沖過去見人就砍即可,戰斗非常簡單,并不需要什么操作技巧。。。
把敵人擊退后被我們救下的羅馬軍隊加入了我們。 任務3 戰場形勢突然發生了變化,奈薩莫人的大部分兵力都開始向卡普亞進攻導致了他們后方的攻城火炮疏于防范,這正好讓離奈薩莫人后方較近的希拉努斯得到了可趁之機。。。
當我軍隊伍上方出現一個橙色的眼睛圖標時,表示這個隊伍處于隱蔽狀態,這也就意味著敵人看不到我們。讓隊伍在樹林中緩慢前進或停止在樹林里又或者以山地丘陵等障礙物阻擋敵人視線均可讓我軍處于隱蔽狀態。如上圖所示,因為敵人在丘陵的另一邊,他們的視線無法穿過丘陵看到我軍的動向,所以我軍全部處于隱蔽狀態。這次我們的目標是穿過丘陵摧毀在丘陵另一邊的火炮部隊,因為這次我軍戰力明顯占優,所以不要猶豫,全選部隊然后一鼓作氣沖過去吧!!注意當隊伍以疾行模式在樹林中行軍時,敵人還是可以發現我們的,不過完全沒有隱蔽行動的必要。。。
即將與敵軍遭遇時,讓投石兵押后對敵人進行遠程打擊,然后讓步軍沖上去與敵人頂牛,很快就可以把敵人擊潰。 任務4 摧毀火炮部隊后希拉努斯發現卡普亞已經快要淪陷。于是他果斷決定不在等待其他支援部隊,立馬率軍渡河與雷納斯殘部匯合。
通過前方的淺灘為目前渡河的唯一選擇,全選部隊然后向淺灘進發。記住一定要雙擊鼠標右鍵讓隊伍疾走,否則在與雷納斯軍匯合前雷納斯軍早已被擊潰,這意味任務失敗。
接近淺灘后敵人側翼的三個隊伍會突然向我們沖過來,這時候不要慌,讓遠程部隊押后,近戰部隊在前方布陣等待敵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沉著應對,敵人的這次騷擾對我們造成不了多大威脅。
擊退敵人后繼續前與雷納斯軍會合。。。
與雷納斯軍匯合后根據系統提示指揮隊伍攻擊敵軍側翼。。。
奈薩莫軍的中部開始向卡普亞挺進,這時候我們可以控制卡普亞城墻上的一架投石機,我們要讓投石機向奈薩莫人投射圓石以阻止他們前進。選取投石機后按insert鍵可以進入第一人稱視覺手動瞄準,發射圓石后鏡頭會跟著射出去的圓石移動,那視覺效果讓人非常過癮。。。
與敵人纏斗一段時間后援軍在敵軍后方出現,聯合援軍對敵人進行前后夾擊,把所有敵人都擊潰后即可獲得最終勝利。
網名 注: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會顯示出來。提交評論
查看所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