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大亨4:高科技時代》新增建筑、法令詳細介紹
8、基礎建設類
水處理廠(Water Treatment Plant):
簡介:代替垃圾處理站(Garbage Dump)。價格10000,需要供電10MW。崗位:垃圾處理員4個,無教育需求,男性(靠,性別歧視啊!)工作模式4個:水處理(Water Treatment)普通維護和效果;水凈化(WaterPurification)鄰近地區的島民去就醫的頻率降低,但是需要兩倍維護費;快樂粉末(Happy Power)需要瑞士銀行資金(數量不詳)處理范圍內的島民尊敬度上升30,但每年有0-2個人會死亡;回收處理(Recycling)和以前一樣。無升級設施。
評價:不錯的東東,垃圾處理站的升級版。工作模式推薦選擇水凈化,島民一天到晚跑醫院也是件很頭疼的事情,水凈化加上化工廠的藥物產品,可以減輕醫療負擔。
推薦指數:★★★★(有本事你別造,看環保主義者不封了你的工廠)
太陽能發電站(Solar Power Plant):
簡介:代替風能發電機(Wind Turbine)。價格15000,無崗位,無工作模式。原始發電量100MW,升級設施3個:太陽能板*3,價格分別為10000、15000、20000,每次升級加100MW發電量。
評價:新資料片神器之五。相比原來的風能發電機,單個太陽能發電站的發電量要高很多還可以升級。有人可能會說核電站更好,但是核電站只能造一個,大概也就800的電量,玩到后期還是有點緊;而且核電站需要教授,還需要鈾,鈾挺貴的其實。
推薦指數:★★★★★(堅持可持續發展!)
地鐵站(Metro Station):
簡介:新增建筑。第一個價格為6000,每建一個價格都要增加,第二個就需要10000,需要供電5MW。島民可以從一個地鐵站進去,然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另一個地鐵站出來。無崗位、無工作模式、無升級設施。
評價:新資料片神器之六。老玩家都知道從三代開始該游戲的交通運輸就已經有了飛躍式的發展。但是一旦玩到后期,交通仍然是很大的問題,居住區的車庫會爆滿,十字路口會擁堵,前往碼頭的路擁堵尤其影響大。地鐵站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我的經驗是:在居住區建一個地鐵站,然后另外幾個地鐵站分別建道島民常去的幾個地區,比如農產區、工業區、娛樂區、教堂醫院碼頭等等。目前不清楚卡車司機是不是能推著貨物走地鐵,我的觀察是不能,不過不要緊,如果僅僅貨物運輸道路完全沒問題。要命的是這個地鐵站每建一個都回漲價,到后面五萬多六萬多一個真心傷不起,這個設定實在是……
推薦指數:★★★★★(只要有錢,十步建一個!)
9、旅游類
航空站(Aerodrome):
簡介:代替機場(Airport)。價格24000,需要供電20MW。崗位:工程師2個,需要大學學歷,女性。工作模式2個,同原來機場。升級設施3個:包機(CharterFlight)更多游客通過航空站到達;第二航站樓(Second Terminal)從航空站來的移民和游客翻倍;免稅店(Duty-Free Shop)從航空站到達的游客資金增加50%。
評價:機場的升級版。我個人覺得如果發展旅游業游客碼頭肯定足夠了,一個不夠就兩個。機場這種東西,就是用來造著玩的。再說——又是老話重提了——誰靠旅游業發展經濟啊……
推薦指數:★★★☆(基本不實用,不過比原來機場更漂亮)
七星級酒店(Seven-Star Hotel):
簡介:代替摩天酒店(Skyscraper Hotel)。價格30000,需要供電50MW,唯一建筑。崗位:女仆6個,無教育需求,女性(廢話女仆還有男的?)可以入住游客16個家庭(最多32人)工作模式4個:同其他旅館類建筑。無升級設施
評價:摩天酒店的升級版。想搞旅游業的話總得用一個。樓頂有游泳池,挺有意思的。
推薦指數:★★★★(挺別致的建筑)
10、景點類
無
11、奢華景點類
無
查看所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