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of Us是一款全新的VR電影,關于這個電影的評測報告可以來這里了解一下。
在進化道路上狂奔的《Life of Us》
為了大家能明白Aaron的分析,先來簡單介紹一下《Life of Us》這個作品。首先這是一個多人同時體驗的作品,可以2個人或者4個人一同體驗。觀眾在體驗中會從單細胞生物,進化到兩棲類動物,然后是恐龍,再到之后的哺乳動物,到人類再到之后的機器人等等。和其他VR體驗不同的是,觀眾可以和同時體驗的另一個觀眾互動,不過由于他們扮演的是動物,所以聲音也會經過處理變成人完全不理解的聲音。例如,在成為猩猩的時候,你可以將爬在自己背上的小猴子扔給隊友。正是這些互動和聲音,讓這個作品鶴立雞群,在敘事體驗和主觀互動體驗之間達到了某種平衡。
下面是Within的Aaron Koblin對于《Life of Us》的一些分析。

用戶互動是關鍵
在創作伊始,Koblin和同事就計劃將互動元素納入到作品中,結果在原型階段有了驚奇的發現。
在開始階段,Koblin和同事可以在VR環境中以化身形象出現,并互相交流。
雖然化身形象只是一些簡單的方塊,但是Koblin卻發現即便是這樣簡陋的形象,由于其背后是一個真實的人類,而顯得非常可信。
“我們不需要真人實拍一樣的CG效果,只要對面站的是真正的觀眾,人性就從這些小方塊中迸發而出。”Aaron說到。
不過,這個神奇的發現,依然需要一個好的故事來展開。Koblin和同事當時想的是如何用一種通用語言,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一個體驗。
“后來我們思考,我們能講的一個最宏大的故事是什么?”Koblin說到,最后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在7分半鐘的時間里,講述聲明在地球上的歷史進程。
互動敘事依然在進化
Koblin認為,我們基于交互所進行的各種敘事嘗試非常重要,因為VR還處于“嬰兒”階段,我們才剛剛開始嘗試探索這個媒介的敘事語法。

經常有人將VR和電影做比較,Koblin認為電影誕生已久,其語法早已提純和沉淀,所有人都知道如何理解電影。
“例如看到演員流淚的特寫鏡頭,觀眾不會以為自己變小了,或者趴在了演員臉上。”Koblin說到,相反的是,觀眾對VR知之甚少,“你給他們一點互動,他們馬上要求更多,觀眾馬上希望所有的物體都能互動,產生相應的效果。”Koblin說到。
而Koblin認為在互動方面做到極致的體驗之一,就是Owlchemy Labs的《Job Simulator》,在這款賣了300萬美元的VR體驗中,幾乎所有物品都可以像現實世界中一樣進行交互。
“但是,隨著場地、環境和故事的改變,能做到這點會越來越難。”Koblin說到,他認為未來的作品可能會趨向于完全沉浸和完全互動的場景。
在VR語言的探索上,我們都處于牙牙學語的狀態。Aaron表示團隊也希望將《Life of Us》打造成一個讓新手能玩同時也在VR語法上有些探索的作品。
“有太多問題需要考慮,我們做的就是做減法,例如觀眾如何在沉浸環境中移動,就讓他們跑唄,沒有問什么,就是在跑,不用關心方向和速度。”Koblin說到。